第864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种地?_任务又失败了
菠萝小说网 > 任务又失败了 > 第864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种地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64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种地?

  海洋监视系统这种狠活,常浩南自然是要积极参与的。

  不过他并没有马上给出同意的答复。

  毕竟,海洋一号对外肯定还是一颗属于国家海洋局的民用卫星。

  所以卫星上其它设备获取到的数据,也需要一并给处理了。

  不过这样一来,计算压力就会相当大。

  要知道,之前他用超算处理那张图,还花了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的时间呢。

  尽管海洋监测卫星的单次成像面积不会像资源二号01一样高达恐怖的上百万平方公里,但对于性能可怜的星载计算机来说,仍然会是个巨大的负担。

  “……”

  “确实很巧。”

  “等一下等一下……”

  常浩南赶紧阻止了对方:

  而且这还是运气好,正赶上快要入冬的时候,否则为了等极寒温度条件,鉴定个大半年甚至超过一年都不是什么稀罕事。

  哪怕所有科目一把过,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也不夸张。

  “同一天到我这来,还都是要找对方办事?”

  “那没问题。”

  “栾局长找我的事情已经说完了,我找栾局长的事情可是还没说呢。”

  常浩南点了点头:

  “不过我后面两三個月可能主要时间会待在盛京,最快也要等到今年年底12月份再参与到你们那边的项目来。”

  比如最近新调任的副主任张洪飚,以及据传马上要升任副主任的栾文杰,都是没有军籍的。

  毕竟他不可能在这掏出块小黑板来给另外俩人上课。

  后者也是开门见山。

  但提高卫星端运算能力,尽可能降低地面站压力,这个大趋势肯定是没错的。

  栾文杰也果断认可了常浩南的说法:

  “确实,星载计算机的性能这块,短时间内确实提不上去,至少不可能跟地上的超算比。”

  “肯定不是我,我对农学……不说五谷不分么,反正也差不太多。”

  “正好参与我们项目的庄秉昌庄研究员是大豆育种方面的专家,是他想要这个机会。”

  一小段时间的沉默过后,常浩南试探着问道。

  哪能让栾文杰就这么跑了。

  已经把公文包拿起来的栾文杰又重新坐了回去。

  “不过,既然现在是常总说的这种情况,那就满足对重点项目可能起到推动作用的条件了,优先级提高一些肯定没问题。”

  他刚才一进门就被带进了对方的话题里,结果自己这趟过来的正事还没办呢。

  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,常浩南向栾文杰提出了自己的顾虑:

  “庄秉昌……”

  “当然这个事原则上还是要和负责具体任务的总师团队沟通一下,不过我来协调就好,你让庄研究员给我们再提交一份补充说明文件就可以了……”

  待丁高恒和常浩南的交谈告一段落之后,栾文杰这才摆了摆手:

  “丁主任,您的意思是……”

  尽管涡扇10的整个研发流程一切顺利,但设计定型的国家鉴定流程相当细致规范,并不会因为你前面一路顺风就减少什么项目。

  “再说,您的核心算法应该是现成的,应该只需要优化一下就好……”

  这下不光栾文杰,就连丁高恒的脸上也露出几分意外:

  “这不是农学领域的研究么……难道小常你还偷着研究起这个来了?”

  常浩南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,然后继续解释道:

  “其实这个事说起来也跟栾局长刚刚提过的资源二号遥感卫星有关。”

  “总之,根据过去在治沙领域经验比较丰富的贺广佑教授建议,在完成土壤转化之后,最好是先种植一些高羊茅和波斯菊之类的植物稳固土壤基体,然后再用大豆、苜蓿、黑麦草对土壤进行养护。”

  “不打紧。”

  不过,紧接着,他又话锋一转:

  “所以我们这颗海洋一号a星还是以技术验证为主,只要能在卫星端处理一部分,保证时效性相比资源系列卫星有提升就可以,并不刻意追求具体的指标数据。”

  否则,无论地面站的数据处理速度有多快,它与真正需要用到遥感信息的终端——比如远洋打击编队或者科学考察单位之间,都还要再经过一次甚至多次数据传输流程。

  栾文杰看向常浩南:

  “据我所知,卫星上面搭载的计算机,由于要考虑能耗和防辐射的问题,性能跟普通商用机相比可能还要差一些?”

  当然,去掉了其中具体的技术部分。

  丁高恒低头思索,并没有继续说话。

  常浩南回答道。

  “栾局长,上次在檀州测控站的时候你也看到了,数据提取和降维过程的计算相当复杂,而且其中还有相当的黑盒部分。”

  就很难做到实时或准实时侦察。

  常浩南花了几分钟时间,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变沙为土的计划。

  听到这里,栾文杰和丁高恒都瞬间来了兴趣。

  “看来你们两个还蛮有缘分的嘛……”

  他上一世毕竟没怎么跨过界,对航天领域的了解基本仅限于公开部分,以及少数跟同行交流过程中得到的信息,并不能像老本行那样摸清楚某项技术具体发展到了什么程度。

  “资源二号01星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拍下来的几张照片,我不是都专门做过处理么,从那里面发现了80来个之前没观测到过的异常信息数据,然后根据最近的地质勘探结果,我们发现符合一定特征条件的荒漠地形具备改良为土壤的潜力……”

  直到俩人沟通完这件事,刚刚一直没开口的丁高恒才突然开口:

  “小常啊,你这个变沙为土技术的主体,我的意思是变之前的主体,是不是不一定非得是沙子?”

  这个有点拗口的问题让常浩南短暂地思索了一下:

  “其它的我还没算过,不过理论上讲,只要满足一些基础条件,比如有一定的约束力和抗剪能力,气候条件和水肥情况不要太差,那都会有相对应的改良办法。”

  然后他看向常浩南:

  办公桌后面的丁高恒突然插进来问道。

  ……

  甚至比常浩南之前想象中的还要顺利。

  “海洋监视……呃,海洋科学卫星和陆地遥感卫星的设备需求不一样,所以我们目前还在做硬件层面的最后攻关,跟软件程序的结合本来也要等到年末才开始,您还是以自己的安排为主。”

  “哦,一些不太着调的想法而已。”

  都是正经做项目,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。

 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,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,尤其是装备工业司成立之后对机械工业带来的显著带动作用,国家正在考虑逐渐去除国防科工委的军事化色彩。

  见到丁高恒没有首先拍板的意思,栾文杰于是微微仰头做回忆状:

  “我对这个名字好像有印象,神舟一号的时候他好像就提交过申请,不过当时我们考虑到大豆种子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,所以在同样的条件下,优先级就比较靠后,应该是没能选上……”

  “不知道常总找我是想要……”

  “唔……”

  在海洋一号的话题结束之后,栾文杰便起身准备和丁高恒告别:

  “那丁主任,我这边的事情就完事了,您和浩南同志……”

  有这句话,常浩南就放心了。

  “太空育种……”

  “是太行项目要定型了吧?”

  “对,预计9月末开始国家鉴定,年底前设计定型。”

  在总装备部成立,以及五大军工总公司集团化改制之后,设计定型流程的行政审批权就逐渐从科工委转移到了前者手里。

  “是这样,我这里手头有个项目,希望能借助太空育种来获得一些有益的作物性状,正好明年初有神舟二号的发射任务,所以……能不能在任务载荷里面安排一个位置出来?”

  丁高恒半开玩笑地看着沙发上的两人说道:

  丁高恒这才重新抬起头:

  “我是在想,等几十年,或者上百年之后,我们登陆到了地外行星,有没有可能利用你这项技术到外星球去种地……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l56.cc。菠萝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l56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